民族乐器玉流琴


由于富有魅力的外形和声色、丰富的演奏效果深受人民喜爱的玉流琴,是在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的构想和指导下发展完成的劳动党时代的民族乐器。

1970年初,金正日同志来到某一民族管弦乐团欣赏新编曲的民谣后提出了制造可代替卧箜篌的新乐器的任务,并为此具体指明了制造方向和方法。

乐器制造完成后,金正日同志把它命名为“玉流琴”。玉流琴由共鸣箱、支撑其共鸣箱的支架组成。共鸣箱上端有一个圆形共鸣孔,有34条琴弦。乐器由与脚踏板连接的变音装置的作用,可调高或调低半音。

玉流琴用珠玉般的清脆精巧的声音、单一音、复调的、先后响出的和弦、拔弦等各种演奏手法,可以进行独奏等各种伴奏。

以美丽动人的音色扣动人们心弦的玉流琴,传颂对民族音乐发展予以深切关注的金正日同志关爱与恩情、我们民族乐器的优越性。

劳动新闻